外贸:稳中求变(二)
 
以广东省为例,1-6月,广东进出口总额达3245.1亿美元,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3%,规模仍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不过13.4%的进出口增速,低于全国26.3%的平均水平。
      目前,出口企业订单多以美元成交结算,签订订单与接收货款时间差较长,汇率变动使外销型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有企业反映,人民币每升值1%,企业利润率将下降5%-6%。不少企业为了保住市场、留住客户、稳定员工而勉强维持出口,采取缩小规模、缩短周转期、少量多样等应对方式,希望“熬过”今年艰难时期。业界普遍存在“等形势好转、等政策变化、等外商提价”的心态。
      不过,我国出口增速的下降也伴随着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出口增速下降主要体现在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放缓,特别是上半年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仅增长3.4%。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途命脉所在,只要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保持着较高增长速度,那么我们出口的全局就有了稳定的基础。
      现在,部分机电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机电产品的总体质量已经大大提高,竞争力增强。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4.0%,占中国出口比重的47.9%,是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的强大支柱。
出口拉动仍不可少
      现在中国经济外向度已经非常高,中国出口每波动一个百分点,将影响中国18万-20万人的就业。在政策重点调整的外贸领域,虽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内需而不是过度依赖外需是我们的长期目标,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出口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人民币过度升值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有可能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急剧失速,从而对整个宏观经济乃至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国际竞争原则也要求我们不可盲目抛弃出口,给我国的竞争对手创造机会。
      从成本看,我国劳动力成本仍只有美国的1/20,也低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出口价格竞争力依然较强,还有上扬空间。但是,美国次贷危机下的出口骤减危机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现状,那就是低成本、低利润、缺乏自主品牌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就将面临生存危机。
      比如,广东省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约60%,也占全国加工贸易量的近四成。而相当数量加工贸易企业只是制造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即使已设立的研发中心也仅从事工艺改良和产品试制等适应性研发,独立性研发机构较少,距离真正意义研发中心相差甚远。统计显示,1-6月广东集成电路、微电子组件、液晶显示板合计进口 315.9亿美元,而出口仅40.8亿美元,逆差高达275.1亿美元。商务部重点跟踪的出口企业今年前5个月利润率平均为1.1%,较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纺织行业有2/3的公司处于亏损或接近亏损境地。
      正如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所说,对于包括珠三角在内的众多加工贸易型企业而言,未来的出路只有一条:技术研发才是企业的出路,没有技术永远受制于人,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向技术优势转变。
新闻来源:网络报道 新闻日期:2009/3/4 责任编辑:夏 阅读次数:1219 次